金葉女貞 今年價格為去年的一半 沒賣出去一株
“紅花繼木是新建小區綠化的常見灌木。”張強說,前段時間他剛剛以2400多元的價格賣出去3000株紅花繼木工程苗,這是他今年在這個品種上的開張生意。放在以前這批苗起碼要賣到4200元甚至更高。去年,這種苗木是搶手貨,20-30厘米高的最高賣到1.4元/株,而張強銷售了20萬株。今年嚴重的滯銷形勢下,每株只敢賣0.8元。失去了40%的利潤之外,還要倒貼肥料、人工、場地等多種費用。“除了紅花繼木,金葉女貞、小葉女貞的銷量也是不容樂觀。”張強說,去年還可能以每株0.6元的價格,賣出了近5萬株金葉女貞,而今年價格只有去年的一半,卻沒賣出去一株。萬花環美的老總匡艷告訴記者:“生意垮了一半,售價起碼跌落30%。”卉森的老板黃碧茹直言:“苗木屬于園林綠化項目,大買主樓盤來買得少了,作為新建樓盤的配套設施自然受到波及。”
從外地引進的棕櫚樹種加納利海棗,去年這個時候,還是西南三省苗木商及樓盤開發商最鐘愛的品種。直徑20厘米、高兩米的海棗樹去年可以賣到1200多元/株,還非常搶手。但目前,同樣規格的海棗樹銷售價卻僅800元/株。“樹苗的成本就要600多,在加上70元左右的運費,利潤低得嚇人。”而這還不是張強最擔心的,他說,“海棗樹賣不出去,就成了消耗品。每當下雨都要打藥,還不算平時除草、修整、施肥的成本,若再加上地面租金。一年一畝地要投8000多元的維護費。”張強清理了苗圃中僅剩的加納利海棗,將7畝地都種成中東海棗。
銀杏是新建樓盤綠化中常見的樹種,“大部分新建樓盤的綠化都會用到銀杏。”張強說,去年他還以600元/株左右的價格賣出了30多株胸徑10厘米的銀杏,今年采用“加量少加價”的形式,將更大胸徑的銀杏以800元/株的價格出售,卻少有人問津,到目前才賣出2株。
樓盤水沖石 去年賣2000噸 今年不到30噸
老梁景觀石的店主粱龍說起目前的生意嘆了口氣:“最近的園林石根本就不開張。”他估計今年的銷售額不會超過40萬元。而去年,梁龍的銷售額是100多萬元,每個月至少能賣出4塊30噸以上山東泰安石。他指著場外一塊重達31噸、高約8米的山東打磨石料告訴記者:“我們主要就是經營山東石。這塊石頭的成本約4萬元,它從山東運到成都的汽車運費就超過1萬元?,F在喊價8萬沒有人接手。而每個月耗費在它身上的場地費起碼要100多元。”
記者還了解到,在成都做川內石生意的不下30個賣家,川內石主要是水沖石,用于樓盤水景及草坪布景。目前,川內石材老板們的情況如何呢?“打鋪子的多,僅我曉得的就有3家。像我們對面那家就把鋪子打給別人了。半年都沒有開張,而20元/平方米的場地租金還得照給,咋個承受得起嘛!”阿壩、汶川、北川、雅安等地的水沖石,是本地石材的主要來源,5年前整個西南地區也只有魏小明一個做園林石生意的。去年這樣的川內石,魏小明賣了2000多噸。而今年從年初至今,他的出貨量不到30噸。“因為沒有接到工程,很多熟客都不來了。” 說到目前的形勢,魏小明說:“為了降低整個工程的造價,很多新建小區園林設計中干脆就不用石頭了。我們的生意一下子就垮下來了,銷量少了2/3。”
波及物流 溫江物流港運輸費用下滑30%
溫江物流港負責人夏先貴告訴記者:“今年的確是有銷售下滑的現象。從物流方面來看,受花木生意影響,整個物流港的運輸費用下滑了30%。”他說,溫江一年的外銷花木大約在10億元,其中運費約占25%。也就是說,一年可產生約2億元的運輸費用。溫江的花木,4月至6月,8月至10月是絕對的銷售旺季,其銷量可占全年的70%。正常情況下,可產生1.75億元的運輸費用。但是,今年情況有所不同。下滑了30%之后,運輸費用僅1.22億元左右。